不知是我的偏見或者世代裡共通的毛病:越來越不習慣繁複包裝的文字。
在大眾推崇余秋雨如何如何時,我也順著潮流(你知道的,年少總愛媚俗)拜讀他老人家的作品。《文化苦旅》讀完一半,兩年至今,終究是一半。我卻毫無深刻的感動,只是眉頭深鎖;這一趟,他走得辛苦,我讀得也格外辛苦。
又一日,某補習班的寫作講義裡,陳列了許多學生佳作。我懷著期待的心情翻開,鄭重地欣賞、圈點、畫底線、寫眉批。試著去體會同輩文章裡的一字一句(或者是該補習班想要宣傳的「作文教學成果」),然而我十分愧疚:做為一個認真的讀者,我卻像一個學生,對台上老師的講課一頭霧水,抓不著頭緒也只能自嘆才疏學淺。
※ ※ ※
私以為文章是作者在眾讀者內心「蓋房子」的過程。如同電腦程式在系統裡獨立運作,我們的作品便是單以文字作媒介,將自己的意念與感受在讀者心裡仿造、建構的程式。然而,對於文章裡的概念(也就是這棟房子),讀者群的吸收程度與接受程度並不盡相同,一如班級裡學生的天資不齊、有良有莠;講師(作者)必須迎合聽眾,找出普遍被適應、接受的表達方式與步調,以求通達聽眾的內心。把自己的理念築在讀者心裡,這即是我認為文章的意義。
而我盯著那些典雅且精準的語詞,的確精美、的確簡短;然而,當我試著接近我所看到的雕欄畫柱,才發現不過是海市蜃樓。是情感用語詞簡短歷練,還是因為過分壓縮而交代不清的虛幻?是留給讀者一塊未完的想像空間,還是一片什麼都沒法想的漫無邊際?一些優美的語詞都離我們遙遠,而在其間盡力讀著的我,是迷惘且痛苦的。
我的情感並非波濤洶湧般襲來,卻只是一道道碎浪,被急進的後浪摧毀在灘上。這樣的閱讀不順是容易譬喻的:吃了一餐油膩,消化時,胃裡的翻滾是如此噁心。
於是我把這樣的感受默默藏著。「也許不是他們,是我慢慢遠離了吧?」我想。
我低下頭,羞愧地背離大眾的認同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