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踏出十一樓的電梯,我又復工了。
※ ※ ※
今年三月,經由學長的介紹來補習班應徵輔導老師。其實職務很單純,就是幫國中的學生解題而已。
家裡一直很反對我打工,但是我生活費真的不夠用了(光是手機就直達四千),所以就用「留校自習」為藉口,一放學就跑去補習班打工。
我一直覺得這是一份蠻理想的工作,只要講解題目和概念就能拿到一百二的時薪。有時候還會和學弟妹變成朋友;多一些朋友總不是什麼壞事,至少也是薪水袋外的收穫。
※ ※ ※
可是這份工作最依賴的是:你國中殘存的知識,和你讓別人了解的能力(也就是專家卻成為爛老師的因素)。知識層面畢竟還好,去角落挖挖那些基測後就蒙塵的參考書,花幾個下午的時間重溫習一遍就可以上陣(只是我毅然決然推拒了有關數學的任何case)。
而表達能力呢?同一個概念同一份題目,遇到不同的老師就有不同的解法。一直很害怕自己會成為學生聽不懂卻不好意思批評,只敢在暗地裡竊竊私語:「這老師教的很爛!」能當成這樣,老師也該去跳樓了。
不太清楚我個人講解的特色是什麼,只是看到一個題目,順著自己的解題步驟講出來,順道牽出一些相關的重點和以經驗判斷是重要的概念;比較特別的一點是,我會不時冒出一句:「OK?」,確認學生是否跟得上步驟,怕遇上我國中時最恐懼的一點: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,而我的疑惑還糾結在前一頁。
※ ※ ※
就和一般人一樣,都想知道自己在群眾間的風評如何。但是直接問其實也問不出個所以然,聽到的都分不清楚是客套話還是實話;真正的建議通常只會在背後轉為嘲諷,在另一個人耳裡悄然出現。
所以我放棄在數十個和我一起工作的輔導老師之間,摸索自己的排名、尋找在學生眼裡是理想或帶衰的定位。
然後就是打卡上班、打卡下班、拿卡領錢。幾千塊不無小補,暫時舒緩我沉重的負擔─手機費。
※ ※ ※
然而隨著上一屆國三的離開,我的班次(應該說大家都一樣)少得可憐;原本應該是輔導的時段現在卻楞在書桌前,工作從生活中抽離,留下一整段段無聊的空窗期。
當然,生活費又更吃緊。九月社團招生又是一陣忙碌,我更沒機會回補習班打工。直到段考完終於結束了一連串的活動,面對才一個月未見就已陌生的環境,本舖重新開張。
我看著剛下課從教室湧出的國中生,個個對我視若無睹。全是剛升上國三的新面孔,一個也不認識。有點懷念上一屆熟識的學生,但是他們都已遠去,散在不同的高中裡,瘋狂揮灑生活像是報復國中升學的壓抑。
舊的去了,新的環境才要開始。我總算意識到了。
留言列表